《扬州大学烹饪学报》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办刊宗旨:探索总结烹饪理论,继承弘扬饮食文化,反映烹饪研究最新成果,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办刊特色:融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
重要通知:《扬州大学烹饪学报》已正式更名为《美食研究》杂志。
1.作者简介(出生年份、性别、学历、所属单位、职务职称、当前研究课题及研究方向等)以及详细通讯方式(包括邮政编码、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传真电话及E-mail)。
2.间接引文通常以“参见”或“详见”等引领词引导,反映出与正文行文的呼应,标注时应注出具体参考引证的起止页码或章节。标注项目、顺序与格式同直接引文。
3.摘要不宜以第三人称写成文章结构介绍,并且不得含自我评价,请不要出现“本人”、“本文”等词起写。
4.稿件自来稿之日起三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对决定采用的稿件有权进行删改。
5.获得各种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请注明资金名称及资助编号。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种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近期多少年时段内刊载的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关于美食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把握该领域研究特点与未来研究趋势。结果表明:2001年至2014年美食旅游研究文献增长态势不符合科学文献增长的普赖斯规律,与六次曲线拟合效果较好;文献著者以独著居多,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关食旅游研究文献较多属于行业指导与政策分析层面,基础理论研究...
作者:张广宇 卢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网依恋是人们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形成的生活习惯与情感。新媒体改变了消费者对美食的体验方式,消费者利用新媒体的高参与性与互动性,将美食载体化、体验个性化、评论扁平化。消费者通过直播与围观,将体验空间时间化、体验主体客体化。在新媒体的渲染下,美食体验过程出现了故事与美食之间的相互转化,让消费者更容易生成有意义的个人体验空间,从而...
作者:张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古代城镇大多数位于河流之滨,便于取水;人群聚集,遂成市井。然而民国时期杭州城市饮用水却有显著的特点,河水、井水所用不多,以雨水为主。杭州自来水在民国中期由初办到艰难发展,折射出杭州城市发展的时代困境。
作者:赵炜 何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烹饪的刀工技艺精湛,历史悠久。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记录的烹饪刀法是古人用刀切割处理食材的方法,共计24类46种。其多数刀法的称谓、语义与现在基本相同,其中“切”法的运用最为广泛。《齐民要术》记载的丰富多样的烹饪刀法与切割技艺的运用,对于我国古代烹饪过程中食材的合理使用、食材的卫生处理和料型的美化、菜肴风味的定型,都起...
作者:赵建民 郭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唐代是个改革、开放与包容的社会,经济发展,吐旧纳新,人们在饮食上多体现出胡味现象,胡食品种繁多,集中体现在主食、蔬菜、水果、酒及调味品上。主食多吃面饼,蔬菜主要有菠菜、黄瓜、茄子、榨菜、莴苣等,水果有金桃、葡萄、波斯枣等,调味品主要有蔗糖、香菜、胡椒等,酒有葡萄酒、龙膏酒等水果酒。唐代胡食的盛行,加快了我国多民族饮食...
作者:刘锡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昨天联系了扬州大学烹饪学报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9月中旬在投扬州大学烹饪学报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你好,请问扬州大学烹饪学报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